國際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日前發布的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報告稱,2018年全球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規模大約為2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至36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率達到13.01%。
微電網是指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相關負荷和監控、保護裝置匯集而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微電網中的電源多為容量較小的分布式電源,即含有電力電子接口的小型機組,包括微型燃氣輪機、燃料電池、光伏電池、小型風力發電機組以及超級電容、飛輪及蓄電池等儲能裝置。它們接在用戶側,具有成本低、電壓低以及污染小等特點。
隨著全球能源、環境問題的凸顯,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較大的發展。與此同時,微電網作為一種包含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電源的綜合集成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微電網具有靈活的運行特性,可以并網或脫網運行,能同時滿足本地用戶的電能和熱能需求。微電網提高了分布式發電系統的供電可靠性,實現了分布式電源與負荷的一體化運行,減少了系統的污染排放,已經成為智能電網建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由于環境保護和能源枯竭的雙重壓力,迫使我們大力發展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分布式能源工業(熱電聯供)的發展潛力和利益空間巨大。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的要求以及遠距離輸電帶來的種種約束都在推動著在靠近負荷中心設立相應電源。
增加對電網的投資,對現有電網的整修以及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是推動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發展的驅動力。同時,不斷上升的電氣化項目和物聯網(IoT)的發展以及通信技術可以為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從電網類型上看,在預測期內,離網部分預計將占據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的最大份額。離網部分在2018年引領了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并預計在預測期內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遠程/島嶼/離網微電網主要用于為地理位置偏遠的社區和發展中國家提供各種電源。
這種增長主要歸因于在亞太地區和中東及非洲地區農村地區實現可靠和可持續電力供應的需求不斷增長。而且,這些類型的微電網控制系統在軍事基地,采礦和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中具有巨大的需求。通過整合太陽能光伏和分布式發電來增加關注以降低柴油燃料消耗進一步推動了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
從所有權類型看,預計私營部門將占據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的最大份額。私營部門在2018年主導了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諸如電力需求增加,發電能力上升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等因素預計將推動對私營微電網控制系統的需求。此外,對電氣化項目的投資不斷增加,其中微電網技術的高度部署促使私營企業投資微電網控制系統。
從區域市場來看,亞太地區將在預測期內繼續主導全球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亞太地區的高增長率可歸因于對電網發展的投資增加以及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日益依賴。中國和印度是該地區微電網控制系統市場的最大市場。由于電氣化項目投資增加,中國占最大份額,該國占亞太地區最高的裝機和配電能力,導致對微電網控制系統的需求增加。
國內微電網研究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國家電網公司是微電網技術研究的主要機構。2011年8月,國網電科院微電網技術體系研究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首次提出了中國微電網技術體系,涵蓋微電網核心技術框架、電網應對微電網的策略、技術標準和政策等,制定了我國微電網發展線路和技術路線圖,對我國微電網不同發展階段提出了積極的意見和建議。
河北、天津、河南、浙江、珠海等地已經在進行微電網示范項目的研究及建設。其中,珠海東澳島微電網項目的建成,解決了島上長期以來的缺電現象,最大程度地利用海島上豐富的太陽光和風力資源,最小程度地利用柴油發電,提供綠色電力。隨著整個微電網系統的運行,東澳島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從30%上升到70%。
2015年8月,,煙臺長島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接入控制工程通過國家發改委驗收,正式竣工投運。這是我國北方第一個島嶼微電網工程,可以在外部大電網瓦解的情況下,實現孤網運行保證對重要用戶的連續供電,極大地提高長島電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
/*文章來源:賢集網,版權均屬于賢集網*/
/*本網站轉載的內容版權歸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 請及時通過電子郵或者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版權所有:蘇州市華鴻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蘇ICP備18070247號
技術支持:易動力網絡